第一节 从桐城“义法”到“文体革命”
晚清文学的巨大变革在散文方面表现得非常突出。在这短短的几十年中,散文从思想内容到文体形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。传统的桐城派适应时代的要求,对自身加以改革,从而一度出现“中兴”的局面;以龚自珍、魏源为首的经世文派的兴起,使散文的社会作用受到重视,为晚清散文注入了鲜明的革新精神;而梁启超等人所倡导的“新文体”,更是为近代散文的发展指明了方向;其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进一步将散文革命引向深入,取得了辉煌的成就。晚清时期散文发展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两条主线:一是晚清桐城派的复兴,一是“文体革命”的兴起。
一、晚清桐城派的复兴
桐城派自康熙年间创始之后,由于符合当时清王朝实行文化专制和崇奉程朱理学的需要,从而得以迅速发展,在清中叶文坛占据主导地位。但到了鸦片战争前夕,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,阶级矛盾、民族矛盾日益激化,新的思想逐步传入,所有这些,都使得空谈义理的桐城派无法继续独霸文坛,而是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。桐城派所提倡的那一套孔孟程朱的迂腐之道,及其在创作上所遵循的那一套起承转合的清规戒律,都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。特别是姚鼐去世之后,桐城派的显赫之势也随之而去。赖以继桐城余响的是他的四位高足。曾国藩《欧阳生文集序》云:“姚先生晚而主钟山书院讲席,门下著籍者,上元有管同异之、梅曾亮伯言,桐城有方东树植之、姚莹石甫。四人者,称为高第弟子。各以所得传授徒友,往往不绝。”[1]管同(1780—1831)在鸦片战争以前即已去世。方东树(1772—1851)是桐城派的理论家,代表著作有《昭昧詹言》等,不过,此书主要是以桐城“义法”来论诗的,他在散文方面并没有太大的成就。姚莹(1785—1853)则不仅在散文理论上有所建树,而且在散文创作方面也做出了不小的成绩,他的《东溟文集》中的许多散文,在当时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。而在四人当中,成就最高、影响最大的则是梅曾亮。